慢性便秘是常见症状(持续超 6 个月需重视),需先找原因再针对性应对,具体如下:
一、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1. 器质性原因(需优先排查)
-
肠道梗阻:如肠道肿瘤、息肉、肠粘连,导致粪便排出受阻;
-
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减慢肠道运动;
-
药物影响:长期服安定类安眠药等,抑制肠道蠕动。
2. 功能性便秘(排除器质性问题后)
分三类:
-
慢传输型:肠道蠕动慢,粪便停留久、变干硬;
-
出口梗阻型:肠道蠕动正常,但肛门 / 盆底肌功能异常,粪便排不出;
-
混合型:上述两种情况并存。
二、慢性便秘的调理方法
-
养成定点排便习惯:选晨起(肠道较活跃)固定时间,无便意也蹲 5-10 分钟,训练肠道生物钟,排便时不玩手机。
-
调整饮食:多吃粗纤维(蔬菜、带皮水果、燕麦 / 糙米等粗粮),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温水,避免大便干硬。
-
坚持适度运动: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快走、慢跑等,或餐后散步、顺时针揉腹,激活肠道动力。
-
避免错误应对:不盲目用泻药(如番泻叶),防肠道依赖;若便秘伴便血、体重下降、腹痛,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问题。
尚占民 主任医师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