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发的肝脏炎症疾病,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病毒类型。尽管不同类型病毒导致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病程和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常见症状包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尿色加深等。下面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钟伟主任:将从多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病毒性肝炎。
一、常见症状表现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
全身症状:在疾病早期,患者容易感到疲劳,还可能出现低热症状,部分患者会有肌肉或关节酸痛的表现。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下降是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常伴有厌油腻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情况,对日常饮食和消化功能造成影响。
-
黄疸:这是较为明显的症状,患者皮肤和巩膜会出现黄染现象,同时尿液颜色会加深,如同浓茶色一般,大便颜色则会变浅,呈现灰白色。
-
肝区不适:患者右上腹可能会出现隐痛或压痛,这种不适通常与肝脏肿大有关。
-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皮肤症状,还有些患者会有体重减轻的情况。
二、不同分型肝炎的特异性表现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在发病特点和症状表现上存在特异性差异:
-
甲型、戊型肝炎:这两种类型的肝炎多为急性感染,起病较为急促,症状表现明显。不过,它们通常不会转为慢性肝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戊型肝炎在孕妇群体中可能引发重症肝炎,进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或肝衰竭,对孕妇健康危害极大。
-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在急性期,这三种肝炎的症状与甲型肝炎类似,但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身体不适,容易被忽视。从慢性化风险来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很容易转为慢性肝炎,若长期发展,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慢性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蜘蛛痣(皮肤红点伴放射状血管)、肝掌(手掌红斑)等特殊体征。另外,丁型肝炎的发生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复制,当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合并感染时,可能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三、重症肝炎的警示症状
少数病毒性肝炎患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病情可能会进展为急性肝衰竭,出现以下警示症状,需高度警惕:
-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陷入昏迷,这种情况被称为肝性脑病。
-
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较为常见,患者皮肤还可能出现皮下瘀斑,这表明身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
-
腹水或水肿:腹部会出现膨隆现象,即腹水;同时,下肢也可能出现水肿,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
凝血异常:通过化验检查,可发现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这是判断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
四、无症状感染与隐匿性表现
并非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约 30%-50% 的患者,尤其是儿童或免疫力较强的人群,可能症状轻微,甚至表现不典型。这类患者往往只是在进行体检时,才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或者通过病毒学检测确诊感染了病毒性肝炎。这种无症状感染和隐匿性表现的情况,容易导致疾病被漏诊,增加了疾病传播和后续发展的风险。
五、注意事项
针对病毒性肝炎,在日常生活和疾病应对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及时就医:当出现黄疸、持续乏力或尿色加深等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和病毒标志物检测,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开展治疗。
-
避免延误:慢性肝炎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体检至关重要,特别是乙肝、丙肝高危人群,更应重视定期检查,避免因延误诊断和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
-
诊断方法: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式,除了血液检测(如肝功能、病毒抗原 / 抗体、病毒载量检测)外,还可能需要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全面了解肝脏的病变情况。
-
预防措施:接种甲肝、乙肝疫苗是预防这两种肝炎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同时,应避免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
规范治疗: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性肝炎,切勿自行用药,如使用偏方或过量服用护肝药,以免对肝脏造成额外负担或延误病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郭朋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
科室:肝病科
出诊时间:周三、六上午
擅长诊疗: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以及肝癌术后治疗与调养;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肝胆胰疾病;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便秘等脾胃疾病。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