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然而,其早期征兆常常被人们忽略,这就可能导致病情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肝胆疾病的 “蛛丝马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肝胆疾病的早期征兆。
腹部不适:不容忽视的 “预警”
早期肝胆疾病常常会以腹部不适的形式发出信号,具体表现为右上腹部出现胀痛、隐痛或者不适感。这种不适在进食后,尤其是食用了油腻食物之后,往往会更加明显。患者还可能会感到腹胀,有时这种疼痛会放射到背部或者右肩胛骨区域。
由于这些症状和消化不良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大家误认为只是普通的肠胃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持续的腹部疼痛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以便排除肝胆疾病的可能。
黄疸:肝胆疾病的 “显著标识”
黄疸是肝胆疾病一个非常显著的征兆,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睛的巩膜出现黄色染色。这是因为当肝脏功能受损时,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使得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进而导致了皮肤和巩膜的颜色变化。
除了皮肤和眼睛的明显变化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一旦出现黄疸,通常意味着肝脏疾病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就医的强烈信号,切不可拖延。
乏力与疲劳:容易被轻视的 “信号”
肝脏在身体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参与能量的产生和分配等关键环节。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会直接影响到身体能量的正常供应,因此,肝胆疾病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乏力与疲劳。
这种疲劳感和普通的劳累不同,它不会因为休息或者睡眠而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难以完成日常的活动,甚至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时都会感到异常疲惫。这种不寻常的疲劳很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早期迹象,大家一定不能忽视。
关注肝胆健康,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增强体质等,都能有效预防肝胆疾病的发生。
当身体出现上述异常信号时,及时就医检查,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肝胆健康。
孙莹莹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
科室:中医内科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梗阻性黄疸、胆囊息肉、急慢性胰腺炎等外科常见病;甲状腺结节、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相关疾病;淋巴结炎、阑尾炎、丹毒、疖肿等其他常见......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