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它在早期往往 “悄无声息”,但部分人会出现一些不易察觉的症状。了解这些早期表现,能帮助我们尽早发现问题,避免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一、头晕:体位变化时的 “小提醒”
头晕是高血压早期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偶尔发作,并非持续存在。比如从卧位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后,可能出现短暂的头晕感。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影响了脑部血液供应,导致脑部短暂缺血。这种头晕通常较轻微,容易被误认为是 “没站稳” 或 “累着了”,需多加留意。
二、头痛:特定部位的胀痛感
部分患者早期会出现头痛,多集中在双侧太阳穴或后脑勺,性质以胀痛或搏动性疼痛为主,程度多为轻度到中度。这种疼痛可能在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有所缓解,容易被当作普通头痛忽视。若频繁出现此类头痛,尤其伴随血压波动时,需警惕高血压的可能。
三、视力模糊:眼前像 “蒙了层雾”
血压升高会影响眼部小血管,早期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看东西时感觉隔着一层薄雾。这是由于高血压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干扰了视网膜的正常功能。这种症状通常较轻微,休息后可能暂时缓解,但反复出现时需及时检查血压。
四、耳鸣:耳朵里的 “异常声响”
有些患者早期会出现耳鸣,表现为耳内持续或间断的嗡嗡声、蝉鸣声等,且在安静环境中更明显。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影响了内耳的血液供应,导致内耳神经功能受干扰。若排除耳部本身疾病后仍有耳鸣,需关注血压情况。
关键提醒: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高血压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甚至可能完全无症状,因此定期测血压比依赖症状更重要。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熬夜、高盐饮食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测量 2-4 次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或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干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或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风险。
汪晓芳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
科室:中医心血管科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运用生物医学模式与社会心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心血管疾病。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