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受到年龄、性别、身体状态、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数值。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和低血压的界定,能帮助我们及时察觉身体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低血压的界定标准
一般来说,当收缩压低于 90mmHg 和(或)舒张压低于 60mmHg 时,通常会被认为是低血压。但要注意,不能仅凭一次血压测量结果就诊断为低血压。
二、两种不同的低血压情况
生理性低血压:部分人基础血压本身就偏低,虽然血压数值符合上述低血压标准,但他们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这类人群的身体能适应这种血压状态,无需过度担忧。
病理性低血压:这类低血压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头晕得天旋地转、眼前突然发黑(眼黑)、四肢无力(肢软)、冒冷汗、心跳异常加快(心悸)、尿量减少等。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晕厥或休克,对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三、判断低血压需综合考量
判断是否为低血压,不能只看单一的血压数值,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既要关注血压测量结果,也要结合是否有不适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如果发现自己血压偏低,且伴有上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若只是血压数值偏低但无任何不适,可能是生理性低血压,定期监测即可。关注血压变化,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
汪晓芳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
科室:中医心血管科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运用生物医学模式与社会心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心血管疾病。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