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中,艾灸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话题。并非所有肿瘤病人都绝对不能艾灸,但在一些情况下,肿瘤病人确实不适合进行艾灸,主要原因包括肿瘤性质为热性、肿瘤部位特殊、肿瘤处于进展期等。
一、哪些情况下肿瘤病人不适合艾灸?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于一些属于热性的肿瘤,比如由体内实热或阴虚内热导致的肿瘤,艾灸并不适合。艾灸具有温热特性,若用于这类肿瘤患者,可能会使体内热邪更盛,助长肿瘤发展。
比如,肿瘤患者若伴有发热、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黄等实热症状,或者存在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阴虚内热表现时,艾灸可能会加重病情,这类情况应避免艾灸。
当肿瘤生长在特殊部位时,也不适合艾灸。如果肿瘤靠近重要脏器、大血管或神经等部位,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对这些部位造成不良影响。
艾灸的热量可能使肿瘤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导致肿瘤组织充血,增加破裂出血的风险;也可能刺激周围重要结构,引发疼痛、功能障碍等问题。
在肿瘤快速进展阶段,患者身体的气血状态较为紊乱。艾灸的温热之力可能会促进气血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为肿瘤细胞在活跃的气血环境中,可能更容易获取营养物质,从而加快增殖。此时进行艾灸,可能不利于病情控制。
患者体质虚弱不耐受
部分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患病,身体极度虚弱,正气不足。虽然艾灸有温阳补气的作用,但对于过于虚弱的患者来说,可能无法承受艾灸的刺激。艾灸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影响身体恢复和后续治疗。
二、肿瘤患者治疗的考量因素
在治疗肿瘤患者时,医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整体状态:根据患者的精神、体力、面色等判断正气强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正气尚足的患者,可适当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祛邪方法;正气虚弱的患者,则以补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扶正方法为主。
症状表现:针对患者的疼痛、咳嗽、水肿等症状,通过中药、针灸等方式对症治疗,缓解痛苦。
季节与地域:中医治疗会考虑季节、地域因素。比如炎热夏季,用药相对清凉;寒冷地区,会适当增加温阳药物。
生活习惯: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肿瘤患者对是否能进行艾灸存在疑问,或艾灸后出现不适症状,切勿自行判断处理,建议及时咨询诊治的中医师或前往正规中医医院相关科室,让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准确判断并给出合适建议。
钱彦方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副主任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肿瘤科专家
科室:肿瘤科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肠癌、淋巴瘤、胶质瘤等各类良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以及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肝结节、肠胃息肉等癌前病变。......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