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脱垂是子宫沿阴道下滑,宫颈外口降至坐骨棘水平以下,乃至子宫整体脱出于阴道口的病症,主要因盆底支持结构受损、薄弱所致。
治疗宫颈脱垂可综合运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
1、一般治疗:患者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下蹲等增加腹压的活动,以防脱垂程度加剧。日常可规律开展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通过自主收缩与放松盆底肌肉,增强其力量和韧性,提高对子宫的支撑能力。同时,合理安排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利于改善盆底肌肉的疲劳状态。
2、药物治疗:对于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盆底组织萎缩、松弛的情况,可使用雌激素类药物,促进阴道黏膜及盆底组织修复,增加其弹性与张力。若宫颈脱垂引发局部炎症,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可采用消炎药物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控制炎症发展,减轻不适。
3、手术治疗:当宫颈脱垂程度较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选择曼氏手术,修复宫颈和盆底组织;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并修补阴道前后壁;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盆底重建手术,利用生物材料或自身组织重建盆底支持结构,使子宫恢复正常位置。
若宫颈脱垂未及时治疗,脱垂的子宫长期暴露在体外,容易发生摩擦、溃疡,引发出血、感染,导致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问题。还会压迫膀胱、直肠,造成排尿困难、尿失禁或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长期发展可能使盆底功能进一步受损,甚至引发其他脏器脱垂,增加治疗难度。
预防宫颈脱垂的办法
女性在孕期要做好保健工作,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胎儿过大增加盆底压力;分娩时选择正规医院,听从医护人员指导,减少因产伤对盆底组织造成的损害。产后避免过早负重,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促进盆底肌肉和筋膜恢复。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因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针对盆底肌肉的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此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盆底功能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宫颈脱垂的发生几率。
陈晨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妇产科科主任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
科室:中西医妇科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擅长】对妇科恶性肿瘤、子宫脱垂及尿失禁等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及产科危重症的诊治经验丰富,还擅长宫腹腔镜微创手术、经阴道手术、妇科肿瘤根治术、抗尿失禁手术及盆底重建手术、女性外生殖器整形手术。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