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鼻血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十分紧张。其实,小孩流鼻血的诱因很复杂,为了明确病因,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同时,掌握正确的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
一、明确病因,这些检查很关键
-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就像一个 “透视眼”,能深入孩子的鼻腔,清晰地观察到鼻中隔、鼻甲、鼻道等部位。通过它,可以发现鼻黏膜是否有充血、糜烂的情况,有没有溃疡或者异常的肿物,还能精准找到出血点的具体位置。对于因为孩子挖鼻孔、鼻炎等引起的鼻黏膜损伤,或者一些隐匿的血管瘤、息肉等病变,鼻内镜检查都能直观地呈现出来,为后续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血常规检查:这项检查主要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相关指标。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止血困难;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孩子存在感染,而感染引发的鼻黏膜炎症可能进而导致出血;红细胞异常则可能与贫血有关,贫血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容易出血。所以,血常规检查能初步筛查出是否存在血液系统方面的问题。
-
凝血功能检查:其中包含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要是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就说明孩子的凝血机制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先天性的凝血因子缺乏,也可能是后天获得性的凝血功能异常,比如肝脏疾病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导致鼻出血频繁发生。
-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来确定孩子是否对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常见的过敏原有过敏反应。如果孩子对某些物质过敏,就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使鼻黏膜处于敏感状态。孩子会因为鼻痒而频繁抓挠,还会频繁打喷嚏,这些都容易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明确了过敏原,就能帮助孩子规避诱发因素。
-
鼻腔 CT 检查:对于一些鼻内镜难以发现的深部病变,鼻腔 CT 检查能提供更全面的图像信息。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鼻腔、鼻窦的结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症、鼻腔异物残留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压迫或损伤血管,造成孩子反复鼻出血。
-
肝肾功能检查: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体内凝血 - 纤溶系统的平衡。检查肝肾功能指标,如肝功能中的凝血因子水平、肾功能的尿素氮和肌酐等,有助于排查是否是因为肝肾疾病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而引发的鼻出血。
二、正确护理,缓解流鼻血状况
当孩子出现流鼻血的情况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因为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坐直,身体稍微前倾,这样可以避免血液流入喉咙引起不适或呕吐。
然后,用手指轻轻捏住孩子的鼻翼,也就是鼻子柔软的部分,持续施压大约 10 分钟,这有助于止血。在这期间,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鼻梁上,帮助血管收缩,从而减缓出血。
同时,要提醒孩子通过嘴巴呼吸,并且尽量避免擤鼻子、弯腰或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如果出血情况在 10 到 15 分钟内未能停止,或者孩子经常性流鼻血,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慰和支持也非常重要,能让孩子减少恐惧。
总之,了解小孩流鼻血的相关检查和护理知识,能让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更加从容,也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
温晓慧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
科室:外科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舌管囊肿、喉癌、扁桃体癌、咽部乳头状瘤、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角化症。
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